目前分類:佛陀的教誨 (1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靜思語

1. 心美.看什麼都順眼
2. 福.來自一顆懂得佈施的心
3. 講話要溫和輕柔.態度要謙誠親切
4. 孝順要及時.行善也要及時
5. 站在半路.比走到目標.更辛苦
6. 多原諒別人.多得福.把量放大.福氣大
7.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8.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9. 把握當下.就是用心
10.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步.在人生道中就會活得很快樂
11. 要得到別人讚歎.就得先讚歎別人
12. 最有力量的菩薩.就是我們的手腦
13. 不斷發揮生命功能.才是活著的人生
14. 聽到好話.要如海綿遇水.牢牢吸住
15. 不要總是要求別人給我什麼.要想我能為別人做什麼
16. 幫助別人.其實就是在幫助自己
17. 不要只看到別人外在的污點.卻看不到自己內心的垃圾
18. 生活有朝氣.活得暢暢快快.工作講求效率.做得踏踏實實
19. 以愛心待人.以磊落的心胸接物.則人生到處充滿了真善美
20. 稻穗結得越飽滿.越往下垂.一個人越有成就.越有謙沖的胸襟
21. 孝首重在順.要體貼親心.聲色柔順.切不可不耐與嫌煩
22. 人生能被人需要.能夠有份功能.為人付出.才是最幸福的人生
23. 欣賞他人.就是莊嚴自己
24. 成功在優點的發揮.失敗是缺點的累積
25. "路"必須去走方能到達."苦"必須去受才可消除
26. 我們應該為別人的成就而生歡喜心
27. 有量就有福.有福心就靈.是謂"福至心靈"
28. 常能反省自己有無過失.即得解脫又自在
29. 學佛就是要善加化解煩惱.尋求心靈的安定
30. 恒心就如滴水穿石.再大的困難與阻礙也能衝破
31. 要想家庭吉祥合睦.要常常起歡喜心
32. 做一切好事要把握時機.也要把握因緣
33. 舍去昨日的好與壞.把握今日
34. 知足常樂.甘願做.歡喜受
35. 生氣是拿別人的過錯來懲罰自己
36. 人生多一份感恩.就多一份美化
37. 縮小自我.擴大心胸.工作要歡喜.人與人要感恩
38. 愛與感恩.能喜淨心械姆襯?
39. 做好事要騰出時間.這是人生的目的.也是人生的義務
40. 生命只有數十年.慧命是永遠不滅的
41. 願要大.志要堅.氣要柔.心要細
42. 為人處事要小心.細心.但不要小心眼
43.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44. 時時存好心.日日是好日
45. 口說好話.心享好念.身行好事
46. 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則天下沒有做不成的事
47. 口說好話如吐蓮花.口說壞話如吐毒蛇
48. 太陽光大.父母恩大.君子量大.小人氣大
49. 理直氣要和.得理要饒人
50. 人要知福.惜福.再造福
51. 把貪的念轉為滿足.把滿足的念換做慈悲
52. 精神如能常滿足.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53. 改變自己是自救.影響別人是救人
54. 無欲.無求則力量不盡
55. 災要自己消.福要自己造.多造福.就可增無量的福報
56. 愛是無盡的財富.施比受更有福
57. 想過去是雜念.想未來是妄想.最好把握當下時刻
58. 平安是福.快樂是慧
59. 人的心念意境.如能保持開朗清明.則所見.都是美而善的
60. 紛亂的心田.開不出智能的花朵
61. 最好的臉部保養品.就是微笑與善念
62. 要將心比心.設身處地為別人想一想
63. 笑容.不但可以表答善意.還可以縮短人際間的距離
64. "福"是來自一顆懂得佈施的心
65. 有時煩惱是來自不合理的欲望
66. 愛護身邊物.惜福常知足
67. 歡喜和感恩是消除煩惱的力量
68. 做好事不能少我一個.做壞事不能多我一個
69. 幸福不在得到多.而在計較少
70. 臉上有笑容.心中有愛的人最可愛.就是菩薩
71. 無心去往壞處想.聽任何話都是好話
72. 師長的責任.只是教導.實踐的路.學生必須自己去走
73. 心中有愛.才會人見人愛
74. 忍一時之氣.免百日之憂
75. 改變別人.不如先改變自己
76. 常思己過.莫論人非.時時歡喜.時時吉祥
77. 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
78. 每一天都是做人的開始.每一時刻都是自己的警惕
79. 笑比皺眉好看.說話比呵斥自然
80. 去貪就簡.可使心靈得到無比的寧靜與解脫
81. 求福壽倒不如求平安.平安就是添福壽
82. 最平常的人最富有
83. 問心無愧心最安.能夠付出.助人.救人.最是快樂
84. 待人退一步.愛人寬一寸.在人生道上就會活得很快樂
85. 最幸福的人就是能寬容與悲憫一切眾生的人
86. 唯其尊重自己的人.才更勇於縮小自己
87. 退一步.讓一步.來成全別人.即是修養.即是修行
88. 面容動作.言談舉止.都是日常生活中修養忍辱得來的
89. 難行能行.難為能為.才能昇華自我的人格
90. 人生要為善競爭.分秒必爭
91. 不要小看自己.因為人有無限的可能
92. 任何事都是從一個決心.一個種子開始
93. 再好的機會.福報.如不能把握因緣.一樣會溜走
94. 有心就有福.有願就有力
95. 懺悔是心靈的告白.也可以說是精神污染的大掃除
96. 一個永保感恩心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困境
97. 心要像明月一樣.有水就有月.心要像天空一樣.雲開見青天
98. 心無邪惡.意無邪念.即常可自在.心正則邪不侵
99. 佈施不是有錢人的專利.而是一份虔誠的愛心
100. 這世界總有比我們悲慘的人.能為別人服務比被服務的人有福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



第四 六度


何謂六度?「度」就是印度梵文的「波羅密多」,意思是「到彼岸」。

亦即:能度過生死苦海,到快樂的彼岸。所以六度就是使人度過生死苦海的六种方法。

那六种方法呢?即: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進、五禪定、六智慧。

(1) 布施

布施就是以福利恩惠施舍給別人。無量壽經上說:「布恩施惠」叫做布施。

布旅可以分三种:
(1) 佈施:就是把金錢財物施舍給他人,譬如我們解衣推食,慷慨解襄,或濟助窮人,或供人急需,都叫做財物施。

(2) 法施:指人格上的啟發,學問上的指導。能夠把道理說給別人听,解釋給別人了解,使人能夠得到做人處世正确的方法,都叫法施。

(3) 無畏施:指解救他人危難,使人免除恐怖和不安。別人遭遇不幸,我們好言相慰;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別人因事苦悶、沮喪,我們鼓舞他的勇气和信心,這都是無畏施。

一般人布施常有主動与被動之分,亦即有施者与受施者的對立,因此常易因自己是施者,而生起优越感。佛家主張必須打破這种觀念,金剛經上說:「應無所住行于布施。」就是說不要為了希望別人報答,或滿足自己富貴的优越感,或為了其他的目的而去行布施。

同學們記得一個故事吧?有一年齊國鬧飢荒,許多有錢人家備了許多酒飯菜肴,遇有路人經過則高呼?「喂,來吃吧!」由于態度不夠真誠,語气洋溢著太多的优越感,因此,一些有志气,自尊心很強的人,雖然餓得飢腸輔輔,步履瞞跚;但仍然不愿意接受施食,而宁愿活活地被餓死。

這就是不能做到佛教「應無所住行干布施」,所造成的悲劇。所以我們施舍別人的時候,要記住:「施人慎勿念」的古訓。


(2) 持戒

持戒就是要遵守戒律,使行為不踰矩。

凡人都不是圣賢,常常有許多的弱點,加上外境又有許多的引誘,极容易做出許多坏事,小則個人身敗名裂,大則損人傷群。因此佛教制定許多的戒律,來幫助人們克制自己的私欲和衝動;洗淨人格上的污點。

我在本書中提到過,戒只是一個消极防患,它的精神卻是積极的。舉不殺生為例,不但自己不殺生,還要去救眾生,見死不救,就是犯戒。因此持戒可以維護善良風俗,維系道德倫理,鼓勵人人行善,達到天下一家的理想。

有人誤會說:「不信佛教非常自由,一信了佛教,什么都不能做了。其實這是不肯用心思考的結果,未信佛教而做坏事,仍然是要遭受因果報應的,就象不懂法律而犯法,仍然要坐牢一樣。俗語說:「不知不罪」只是一种誤傳。

試問地心吸引力會因為你不信,而就不存在了嗎?

所以持戒是非常重要的,做一個好國民都要遵守許多的法律,何況要想修行成佛,脫离生死苦海呢。

戒一共有五戒、八戒、十戒、具足戒四級,其名目繁多、條文亦繁,不容細說。其中五戒在前章已經論及,就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邪淫、四不妄語、五不飲酒。

普通一個出家的和尚要守二百五十戒,尼姑要守五百戒,可見出家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呀!


(3) 忍辱

對于別人的侮辱欺害,不生慎恨之心叫做忍辱。

忍辱對一個人的修養是十分要緊的事,可化干戈為玉帛,化暴反為祥和,又可增加幸福和智慧。

佛教的忍辱是一种內剛外柔的忍,不是懦弱畏縮,更不是膽小屈服。佛教的忍辱,乃是為了達到犧牲小我,完成大我的理想,乃是為了完成自己普度眾生的志愿,而具有的一种不屈不撓的精神表現。

為什么學佛的人(立志向釋迦牟尼學習,愿意遵照他所說的道理去做的人)一定要忍辱呢?因為修行的道路是极其崎嶇艱難,若無忍辱功夫,則不易貫御,中途极易萌生退心,同時修行時,常會有人故意譏笑、毀謗你;將來想普度眾生的時候(即請佛教道理給別人听,使人能得到啟示而立志求道),也會有人不領你的情,故意柳榆、諷刺你。但你千万不能生气,更不能報复,要想做到平心靜气,只有靠忍辱的功夫。


(4) 精進

精進就是向上努力不懈的意思。

我們做一件事,想要能成功,一定要恆心地努力,不可以達成目的。

同學們今天在學校求學,要想將來能有所成就,一定要努力不懈怠,才能學得高深的知識和技能。何況成佛的道路既遙遠而又困難,救濟眾生的工作既沈重而又艱巨,如果不努力精進,就無法完成「任重道遠」的任務。


(5) 禪定

禪定就是「靜慮」的意思,就是孟子所說的「不動的」,就是專心一志,精神不散亂的意思。

為什么佛教修行要注重禪定呢?因為一個人如果不能透過靜慮而專心一志,精神不散亂,那么就不能有堅決的意志和智慧,來克服外界的引誘和破坏,遇艱難危險就心慌意亂,不能力持鎮定,不能沉著應付。所以禪定的重要由此可見一班。

但同學們如果有志習禪,一定要找明師指導,否則盲修瞎煉,未見其利,先受其害,不可不慎。


(6) 般若(智慧)

般若是印度梵文,又勉強可以翻譯為:智慧。

般若和智慧有什么不同呢?

一般我們所說的智慧,用它來了解事理長不能透澈,而且常常容易形成「偏見」和「妄見」(錯誤的見解),而般若卻能夠把事理了解透澈,而且不會發生偏差。

舉「光」為例,普通的光象智慧,遇到牆壁就受阻,但般若似X光一樣,它能夠穿越這些阻撓(指的了解事理而說)。例如我們人類的智慧,不能夠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所以就有上帝造人与造物的觀念產生,那是人類的智慧有限所產生的「所知障」(因所知有眼所產生的錯覺)。中國人不也說「盤古開天地」嗎?回教說「阿拉造人,又造了地球」,這些异曲同工的神話,正可說明人類智慧的不夠精深細密。而佛等覺悟的人所具有的般若,卻能夠如實正确地分析解釋宇宙人生的真相。

心經上說:「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意思是講所有覺悟的佛,都是依靠這种「般若」,撤悟真理而得到佛果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梵文,翻譯中文是「無上正等正覺」,意思就是說「最透澈、真實的覺悟」,指的就是佛道、佛果。)

從這句經文,我們可以明白,佛教并不是單憑信仰可以「得救」的;佛教不認為自己的罪惡和苦難可以由他人代贖,所以也不依賴任何人來救,人類的罪惡和苦難,只有自己才能夠洗清和解脫。也就是人人要自救,自已不救自己,要等待誰來救你呢?。而自救的方法,就是要依靠自己的「智慧」(般若)去慎思、明辨,先了解苦難的原因,再進而尋求解脫的方法(即四諦的道理)。

所以佛教、王張人人必須要努力「修慧﹂,認為智慧(般若)不是「讀」來的,「背」來的,而是從觀察事理,深入研究之后「修」來的。缺乏智慧(般若)就不能覺悟,也就不能悟道了。

以上所簡介的新是六种脫离生死苦海的方法,必須要一齊學習,不可偏廢。

依一般來說,六度具有六种作用:
(1) 佈衣施能對治我們的貪心(慳貪),培養我們的同情和仁愛心。
(2) 持戒能使我們循規蹈矩,不做出越矩的事,也就是孔子說的「克己復禮」。
(3) 忍辱可以培養我們謙讓、寬大的美德,也就是「論語」書中所說「溫、良、恭、險、讓」的德行。
(4) 精進可以防止我們的懈怠偷懶。(有恆為放功之本)
(5) 禪定可以澄清我們的頭腦,使精神集中。
(6) 般若可以使人聰明而有智慧,不會盲從、迷信,而有敏銳、精确的判斷力。

同學們平日讀書、做人,應該照著這了「六度」的道理去做,這就是好學生,好國民了。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



第三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用來解釋人為什麼會在生死苦海中打轉、輪迴的道理。

  這十二種包括:

         -一、過去因--無明行

    三世流轉--二、現在因--識名色六入觸受
            現在果--愛取有

         -三、未來果--生老死

  用淺近的白話解釋是這樣的:一個人由於過去世的無知愚蠢、不明善惡、是非(無明);結果做了許多的壞事(行);有了惡因這一世就段胎受生(識);在胎中身心慢慢地發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時,眼、捸B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後,就跟外界有所接觸,眼會看、正會聽、鼻會聞等「觸);到六、七歲對外界的苦樂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歲就對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貪愛之心(愛);有了貪愛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為自己又種下了來世的惡因(有);有了惡因以後,就又要在來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會再有衰老、死亡的現象(老死)。

  十二因緣看來是無無明到老死,依次類推的,但它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環形的鎖鏈。

  生命就是這樣始而終,終而復始,流轉、輪迴不停的。像:

…………雞…蛋…雞…蛋…雞…蛋…雞…蛋………………

  那麼,十二因緣的道理,給予我們什麼啟示呢?

  眾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為我們有「生」,有生才會有死。而我們所以會投胎到人間來,這是因為我們以往的無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亂作惡所致。因此我們這一世要努力行善,斷絕一切惡因,免得以後又要受輪迴苦報。

  十二因緣告訴我們生死的原因,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解生死的威脅;否則醉生夢死,苦難永無休止之日。

  本來十二因緣,從哲學上講,是有它的理論體系的,即:由形而上學的「無明」、「行」,而發展為認識論的「識」、「名色」,再發展為經驗的現實世界。(指出胎後的「觸」到「老死」。)但同學們並不太懂哲學,所以我們就不能詳細地作這一方面的討論。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


第二 四諦

  四諦是原始佛教的總綱,也是佛法的中心思想。釋迦牟尼成道後,第一次在鹿野苑(現今貝那勒斯市北方約六‧五公里地的薩爾娜多)說法時,談的就是「四諦」的道理。

  「諦」是「真理」的意思,含有「真實、事實、實相」的意思。四諦是指的那四種呢?就是「苦、集、滅、道」四種道理。現說明如下:

苦諦--迷的果 \ 世間的流轉

世間的解脫
集諦--迷的因 /
滅諦--悟的果 \
道諦--悟的因 /

  用簡單的話來說明是這樣的:
  人生一切的「苦」難,是由於自己的起惑造業(不明是非、胡作非為),自行招「集」而來的;如果想「滅」絕這些苦難,則必須修行正「道」,始克致之。

  人生有那些呢?最少包括有:誕生的苦惱(生苦),老衰的苦惱(老苦),病痛的苦惱(病苦),死亡的苦惱(死苦),遇到可憎者的苦惱(怨憎會苦),同愛人別離的苦惱(愛別離苦),所想要之物不能得手的苦惱(求不得苦)等數種。

  總而言之,凡是構成人類存在的所有物質的、精神的要素都是苦惱的。(作者註:這本來要敘述「色、受、想、行、識」等五薀的道理,但由於不易說明白,所以本書暫不討論。)

  而佛教指出這些苦惱,並不是「原罪」的遺傳,也不是誰降臨給我們的,而是自己不明是非,盲目去貪戀、追求所招集而來的苦果。

  人,誰都希望能克服、消除這些苦惱,而得到真正的、永恒的快樂,那麼應該如何求得解脫的方法呢?

 佛教的解答是實行正道。正道有幾種呢?正道一共有八種,所以稱作「八正道」,現分述如下:


正見 --正當的見解。  
正思惟 --正當的思惟。  
正語 --正當的言語。  
正業 --正當的行為。  
正命 --正當的生計。  
正精進 --正當的努力。  
正念 --正當的憶念。  
正定 --正當的禪定。  

  人如果能照著這八種正見的道路去走,就可以逐漸地脫離古惱而得到真實的快。底下請同學們再看比較詳細的解釋:



一 正見

  所謂正見就是對痕事物的真正瞭解。我們一般人對於事物的觀察都是不徹底的,只是瞭解了事實真象的片面或一部份。例如盲人摸象,各人只接觸了象的一部份,就以為自己已經瞭解了象的整解,實在是既膚淺而又可笑的。

  因此正見就是要人確砃實實地分析事理,瞭解真象,不可以淺嘗輒止,稍為懂了一些,就自以為知道的很多了,這容易形成偏見與誤解。

  而四諦就是在闡釋一切事物的真相的,所以懂得四諦的道理,就可以算是一種正見。因為它可以帶給我們真正的解脫和快樂。

  因此正見英文翻作「Right Understanding」,就是「正確的瞭解」;也有人翻作「Right Knowledge」,就是「正確的知識」。



二 正思惟

  正思惟就是用理智來決定我們所追求的目標,它是正確還是不正確?如果不正確,我們要毅然捨棄;如果正確,那麼我們就要勇往直前,至死不渝。

  決定我們的目標正砃不正確,理智要考慮的是:正確的目標必須要愛護一切眾生,捨己為人,不用暴力;如果我們努力的目標只是一條滿足自己慾望的道路,而為了達到自私的目的,又不惜犧牲別人,逼害別人,那麼這一個目標就必須要捨棄了。因此正思惟英文翻作「Right Aim」,就是「正當的目標」,也有人翻作「Right Aspiration」,就是「正當的抱負」。



三 正語

  正語就是規規矩矩、誠誠懇懇地說話,包括:
  一、不說謊話。
  二、不造謠生事,不挑撥離間。
  三、不用尖酸刻薄、粗魯無禮的言詞批評、罵詈人。
  四、不講一些無意義的、無益處的空話。(無話可談時,不如保持「高貴的緘默」。)

  正語英文翻作「Right Speech」,就是說講話要謹慎、正當。



四 正業

  正業就是合乎道義、榮譽、和平的行為。

  佛教的五戒就是要使人能達到這個目標。(五戒是一、不殺生,二、不偷盜,三、不妄語,四、不邪淫,五、不飲酒。)

  正業英文翻作「Right Behavior」、「Right Action」,就是「端正的行為」。





五 正命

  正命就是以正當的職業來生活。換句話說就是自己所從事的職業,不能與道德法律相抵觸;不能為了個人一己之私利而犧牲或損失許多人的快樂和幸福。例如販毒、開酒家與地下錢莊等。

  正命英文翻作「Right Livelihood」,就是「正當的生計」。





六 正精進

  所謂正精進就是以堅定的意志,努力不懈地去努力,不達到成功不停止。 

  佛以牛做比喻說:「牛負著重荷,在深泥沼裡前進,牠雖疲乏,而眼神卻堅定地向前望著。牠永不懈怠,直到牠走出了泥尚。」

  正精進英文翻作「Right Effott」,就是「正好的努力」。什麼叫做正好的努力呢?就是為了達到修行的目的,必須按部就班,腳踏實地的邁進,不可太急切,因為「欲速則不達」。佛相信「穩定的邁步比拼命的飛奔更可靠」。

  所以正精進告訴我們做事要想成功,除了有恒的努力而外,還要奴力得當,既不懈怠,也不操之過急。試想「一曝十寒」能夠成功嗎?(正精進就是要修「四正勤」,此處暫不論及。)





七 正念

  正念就是要保持清醒的明覺,確確實實地瞭解自己的一切所作所為,以及所遭遇的事。

  佛告訴我們說:「我們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心念所造成的。」(法句經的開頭第一句話。)所以人必須要有正確的心念,要怎樣才能達到正確的心念呢?就是對於一切事物,要保持不斷的警覺和深入的觀察,以期獲得真確的認識。佛提出了「四念處」作為我們修行的方法:


觀身不淨--
我們的身體充滿著糞、尿、汗臭、污穢不堪。美麗、潔淨只是暫時的,年老了或一場病下來就不美麗了;三天不洗澡或一場運動下來就不潔淨了。因此不必要迷惑於外表的美麗與潔淨,要努力修養自己的心性,只有我們的「佛性」才是出自污泥而不染的(「觀」字有觀察、瞭解的意思。)


觀受是苦--
受就是苦和樂的感覺。世間的快樂都是暫時的,苦和樂是攣生兄弟,如影隨形。一對新人挽手步入結婚禮堂,當莊嚴動人的音樂響起,掌聲雷動,萬人祝福。但今日的相逢已註定了來日的別離(就是愛別離苦),死亡的陰影已經佈下了天羅地網,他們永遠無法逃脫。又愛得愈深,痛古也愈深;今日的山盟海誓,就是明日的肝腸裂斷,又何曾有一絲兒真實?

  世上的快樂是因緣所生的,所謂「家庭的快樂」必須建立在家庭中每一個份子的健康與合作,如果有人意外死亡或不肖不賢,那麼這一個家庭就破損了,快樂也消失得無影無蹤了,緊接而來的就是痛苦。

  又所謂「做官的快樂」,也是不實在的,有一天不能做官了,懊喪、痛苦也就來了。因此我們不必汲汲於虛名假譽的追求,應該多修養品德,淨化心靈,只有「涅般」—-超越苦樂的解脫,才是永恒的幸福。(因為苦和樂是相對待的,所以必須超越苦與樂。)

觀心無常--
我們的心經常都是受外境的引誘,追求美麗的東西,喜歡美妙的音聲,貪求美味的食物,迷惑於舒適的感受等等;而且經常「見異思遷」不可控制。所以說「心如平原走馬,易放難收。」它會盲目地闖禍,會不顧一切地胡作非為,帶給自己莫大的煩惱和苦楚,因此不得不小心。



  所以人要「明心」、「修心」,要能做到控制心、駕馭心,不要讓心帶著我們去瞎闖,引誘我們去做壞事,這就是「觀心無常」。(「無常」就是不可靠,有隨時變異、遷徙之意。)

觀法無我--
宇宙的萬事萬物(即所謂「法」),都是隨著因緣而生滅的;因緣合則生(氫氧化合成水),因緣散則滅(水可電解成氫氧)。因此在事物的本身並沒有一個常久存在、永不改變的「本體」。(亦即沒有自主自在之性。)



  以上為例,人為四大假合(地、水、火、風等四種元素),四大不調就生病,四大散離就死亡。(如「風」大散離,人沒有呼吸就死了;又「火」大散離,人體冰涼,又怎能生存?)人不能叫自己不生病,也無法叫自己不死亡,人對自己沒有「自主」之權,這就是「觀法無我」的道理。

  正念英文翻作「Right Mindfulness」就是「正確意識」;也有人翻作「RightConcentration」,就是「正當憶念」。





八 正定

  正定就是經由正當的神定而達到身心解脫的悟境。

  人類的心識通常就像一架沒有調整好焦距的照相機一樣,是無法對現實或真理有明確而清晰的影像的。而正定就是來幫助我們「調整」焦點,讓我們能清楚地認識、體會之個世界的。

  二千五百年前,釋迦牟尼在菩提權下經由「正定」而覺悟,從此他雖然同凡人一樣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但他已進入一種和諧、寧靜、平等、平衡的境界中,這個境界是無法用語言、文字形容的,除了我們親自地去證悟、體會而外,一切解釋都是多餘的。(因為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正定英文翻作「Right Absorption」或「Right Neditation」都是「正當的禪定」的意思,它跟其他宗教的所謂入定、出神、出遊有別。

  以上所解釋的,就是八正道的道理,所有的人類,乃至一切眾生,要想達到永恒、真實的快樂,必須照著這八種方法去做,才有成就的希望的。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

  
第一 十善

  在本書第五章「信仰佛教的好處」中,我將簡單扼要地介紹「五戒」。現在我先要在這兒敘述一下「十善」,就是要告訴青年們在我們日常行為中,那十樣算是善行,能夠做到這「十善」的要求,你將會比目前的生活更加的快樂和舒適。

  身--由我們的身體所造作的壞事有三樣,即:殺生、偷盜、邪淫。
  口--由我們的嘴巴所造作的壞事有四樣,即:妄語、綺語、惡口、兩舌。
  意--我們的心所存著的壞念頭有三樣,即:貪欲、瞋恚、邪見。

  所以這身、口、意就叫「三業」--即三種行為的造作。綜合這三業所造作的壞事就叫十惡,如果能夠不違犯,那麼就叫做「十善」了。

  現將十善簡單說日如後:

  (1)不殺生-- 不傷害有生命的動物。
  (2)不偷盜-- 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要據為己有。
  (3)不邪淫-- 不違反道德、法律而貪圖女色。
  (4)不妄語-- 不說謊、不偽證。
  (5)不惡口-- 不以惡毒、污穢的話罵人。
  (6)不兩舌-- 不挑撥離間,不般弄是非,破壞人與人之間的感情。
  (7)不綺語-- 不說淫蕩輕浮、雜穢不正的話。(包括使人想入非非的肉麻情話,以及毫無意義的廢話。)
  (8)不貪欲-- 不非份貪取、貪求無厭,應知足少欲。
  (9)不瞋恚-- 平心和氣、不惱怒、不光火,凡事皆做退一步想。
  (10)不邪見-- 不可昧於事理,不明是非,凡事應以智慧觀察,憑理智思考,不可輕生偏見與誤解。


  十善前四條(1~4)加上不飲酒就是五戒,諸位同學可以參閱第五章第三點「佛教可以淨化社會人心」。又有關口業方面(即4~7),在底下介紹「八正道」的「正語」時,會再詳細說明,同學們亦可留意及之。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五戒十善:



五戒:

〈一〉不殺生(身口意之戒殺)
〈二〉不偷盜(身口意之戒盜)
〈三〉不邪淫(身口意之戒)
〈四〉不飲酒(身口意之戒)
〈五〉不妄語(身口意之戒)

修此五戒來世可得人身。



十善:

〈一〉不殺生(身口意之戒殺)
〈二〉不偷盜
〈三〉不邪淫(除夫妻外不與任何男女行淫)
〈四〉不妄語(不說謊話)
〈五〉不惡口(不粗言粗語說髒話)
〈六〉不綺語(不說男女風花雪月事)
〈七〉不兩舌(不說別人壞話)
〈八〉不慳貪(不吝嗇小器)
〈九〉不瞋恚(不怨怒生氣)
〈十〉不愚痴

以上相反則為十惡

修以上十善來世可升天堂為天人(神)。




持戒的利益:

〈一〉增長一切智
〈二〉如佛所學而學
〈三〉智者不毀
〈四〉不退誓願
〈五〉安住於行
〈六〉棄捨生死
〈七〉慕樂涅槃
〈八〉得無纏心
〈九〉得正定三昧
〈十〉不乏信財



持戒的功德:

〈一〉所求如願
〈二〉財產增益無損
〈三〉所住之處眾人愛敬
〈四〉好名善譽
〈五〉身壞命終必生天上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教經典

正法念處經偈

若悲心莊嚴,則為人中天,
若人無悲心,是則常貧窮。
若人柔軟心,調伏如真金,
若悲在心中,此寶無窮盡。


華嚴經偈

捨離瞋恚增上慢,常樂柔和忍辱法。
安住慈悲喜捨中,是名莊嚴淨法門。
剎塵心念可數知,大海中水可飲盡,
虛空可量風可繫,無能盡說佛功德。
若有欲知佛境界,當淨其意如虛中,
遠離妄想及諸取,令心所向皆無礙。
一切五欲悉無常,如水聚沫性虛偽,
諸有如夢如陽焰,亦如浮雲水中月。

佛說Kesamutti Sutta(Kalama Sutta)

不要只是因為有人這麼說,或是傳統如此,或是約定俗成,或是經典記載就輕易相信。

不是只透過演繹或推論,或是只看表象,或是因為某種偏見,或因某種見解值得稱許,或是因為你的老師這麼說,就輕物接受。

只有當你自己直接了知:「這些作法是不好的,引人非議的、智者不取的;若是照著去作就會導致傷害及痛苦」時,就應當捨棄。

而只有當你自己直接了知:「這些作法是好的、無可非議的、智者讚許的;若是照著去作就會帶來幸福快樂」時,就應當接受並實踐。

摘自增一阿含經“Kesamutti Sutta(Kalama Sutta)”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生五難

阿若憍陳如等五比丘是最早追隨佛陀出家的弟子。佛陀成道後,一心想要度化他
們,於是前往他們所住的波羅奈國。

途中,遇到一位名叫憂呼的婆羅門,此人辭別父母,離家求師學道。他一看到佛陀莊嚴的容顏,內心生起無限的傾慕,便向前高聲讚
歎,並問佛陀:「您以何人為師學道,如何能有如此巍巍的聖者相貌?」

佛陀告訴他:「我是自己悟入正道而出離愛欲羅網,獲得大自在,並沒有老師教我。」

憂呼又問:「您現在要往那裏去?」

佛陀說:「我要到舍衛國去擊法鼓,轉法輪,為眾生宣說解脫生死的大道。」

憂呼聽了之後,喜出望外地說:「太好了!正如佛陀所說,我也想聽聽什麼叫做佛法?如何才能解脫生死?不過我現在還有事,先走一步,來日再去聽您說法。」

憂呼向佛陀合掌告別,便逕自離去了。但是在他還未找到學道的老師時,有一天半夜,便發病猝逝了。

佛陀以佛眼看到此人已死,無限傷感地說:「世間的人實在愚痴,不懂無常,以為來日方長,可以慢慢學道,就像憂呼,見了佛陀卻仍然擦肩而過,錯失因緣,如今
突然死了,再也不能聽聞佛法,因而輪迴五道,不知何時才能出離苦海而得度?」

佛陀於是為座中的弟子闡說為人有五難。所謂五難,就是:

得生人道難。
生而長壽難。
值逢佛世難。
能聞佛法難。
聞法生信難。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久離恐怖的佛陀

有一次,佛陀在摩竭陀國遊化,住在摩鳩羅山。那時,在佛陀身邊的侍者,還不是尊者阿難,而是尊者那伽波羅。

這一天傍晚,太陽剛下山,天上下著小雨,又有間歇的閃電,佛陀在室外的空地上經行。這時,三十三天的統領釋提桓因(也尊稱為天帝釋或帝釋天),知道佛陀在空地上經行,於是變化出一座毘琉璃寶塔,帶著去拜見佛陀,以表示對佛陀的崇敬。當他見過佛陀,向佛陀頂禮後,就跟隨在佛陀的後面經行。

於是,佛陀領著天帝釋經行。為了提供天帝釋多一些經行的機會,所以佛陀經行的時間,比平常要久得很多。以當時尊者那加波羅的能力,應該是看不到佛陀後面的天帝釋,更不知道佛陀比平常經行的時間要久,是為了天帝釋。而依據當時侍者的慣例規矩,是要等到所侍奉的老師結束禪觀修行之後,才能去睡覺,所以尊者那加波羅一直沒辦法就寢。

或許是因為感到太疲憊了,尊者那加波羅開始想辦法要讓佛陀停止經行,以便自己可以趕快去睡覺。當時,摩竭陀國人有一個習俗:當小孩子夜間哭鬧不停時,大人們便說住在摩鳩羅山的摩鳩羅鬼來了,小孩就會害怕而停止哭鬧。尊者那加波羅竟然異想天開,想裝成摩鳩羅鬼來嚇佛陀,以為佛陀會害怕而停止經行。於是,那加波羅尊者就將一件毛織物翻轉過來,披在身上,讓自己身上看起來像是長滿了長毛的摩鳩羅鬼,然後躲到佛陀經行小路的盡頭處,當佛陀走過來時,就對著佛陀大喊:「摩鳩羅鬼來了!摩鳩羅鬼來了!」來嚇佛陀。

佛陀當然不會被嚇著,於是對尊者那加波羅說:「那加波羅,你這個愚癡人!想以摩鳩羅鬼的樣子來嚇佛嗎?那是連我一根毛髮也撼動不了的,我離恐懼已經很久了。」

這時,跟隨在佛陀後面經行的天帝釋對佛陀說:「世尊!僧團裡也會有這種人嗎?」佛陀說:「憍尸迦!僧團中廣納各類不同跟性的人,他們在未來,也都會成就清淨之法的。」

莊春江老師整理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陀的生日禮物

有一天,佛陀的眾多弟子們商討著,再過幾天就是佛誕日,要用什麼來表示他們心中的敬意呢?有人提議寫一首讚詩,獻給佛陀;有人悄悄把信徒供養的上等袈裟做為生日禮物;有人準備當天用美妙的歌聲來讚頌佛陀的恩德。弟子們絞盡腦汁,希望能給佛陀一份驚喜。

佛陀看出弟子三、五成群的聚集在一起,彼此竊竊私語,連坐禪時,也漫不經心。佛陀告訴阿難,今日乞食完畢,召集比丘在講堂內集合。佛陀環視滿座的比丘,慈悲的垂詢:「你們幾日來,為何心神不寧?在禪坐經行時,散漫掉舉,是什麼干擾了你們寧靜的心湖?」

弟子默然不語,佛陀沈思幾分鐘後,見弟子個個仍三緘其口。於是對弟子說:「你們不肯說出原因,那就是我教化無能,使你們心有所畏懼,因此我應當自我處罰,七日內,我水米不進,不離此座。」弟子們聽到佛陀要七日絕食,只好說出事情的始末。佛陀嘆了一口氣說:「你們用讚詩、歌詠、上好袈裟,來慶祝佛的生日,這是不如法的,因為佛遍一切處,只要聽聞他的一句一偈,即是佛的化身。要如何感恩佛德呢?將老師所教導的言語抄寫於竹帛,竭盡海水,不能報億萬分之一恩惠。

「或者揹負頂戴老師行走,於恆河沙塵劫數,仍然如大海之一滴,渺小不可企及。將一切音樂之具,供養其師,累世歌讚詠歎,尚不能報師恩於萬一。

「世間的珍玩寶貝,飲食百味,散華天樂等,都不能真正報答佛恩。真正報佛恩者,對於佛陀所說的法,生起恭敬愛重之念,以戒為師,依法安住,發勝上心,慈愍有情。此人,才是真正報佛恩的人。」

佛陀說,佛遍一切處,只要是把我們從熱惱引向清涼,從煎熬引向解脫,從貪戀引向喜捨,從啼哭引向安樂,引渡我們生命迷津的人,哪怕只是一句一偈,片言隻字,那個人就是真佛。

感謝生命中領航的人,自己也要發起善心,化成人海的一盞燈,給夜行的人指引方向;成為一艘船,給浮沈的人登上彼岸;成為一部車,給疲倦的人休息養神;成為一句話,給軟弱的人重獲生機。


andrena8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