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的精神與特色
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
第三 十二因緣
「十二因緣」是用來解釋人為什麼會在生死苦海中打轉、輪迴的道理。
這十二種包括:
-一、過去因--無明行
三世流轉--二、現在因--識名色六入觸受
現在果--愛取有
-三、未來果--生老死
用淺近的白話解釋是這樣的:一個人由於過去世的無知愚蠢、不明善惡、是非(無明);結果做了許多的壞事(行);有了惡因這一世就段胎受生(識);在胎中身心慢慢地發育(名色);到快出母胎時,眼、捸B鼻等六根都具足了(六入);出世以後,就跟外界有所接觸,眼會看、正會聽、鼻會聞等「觸);到六、七歲對外界的苦樂能有所感受(受);到十四五歲就對一切美好事物起了貪愛之心(愛);有了貪愛之心就想去追求(取);盲目追求就為自己又種下了來世的惡因(有);有了惡因以後,就又要在來世投胎受生(生);有了生就會再有衰老、死亡的現象(老死)。
十二因緣看來是無無明到老死,依次類推的,但它並不是一條直線,而是一條環形的鎖鏈。
生命就是這樣始而終,終而復始,流轉、輪迴不停的。像:
…………雞…蛋…雞…蛋…雞…蛋…雞…蛋………………
那麼,十二因緣的道理,給予我們什麼啟示呢?
眾生的衰老、死亡就是因為我們有「生」,有生才會有死。而我們所以會投胎到人間來,這是因為我們以往的無知和愚蠢,不明是非,胡亂作惡所致。因此我們這一世要努力行善,斷絕一切惡因,免得以後又要受輪迴苦報。
十二因緣告訴我們生死的原因,提醒我們要進一步去研究如何了解生死的威脅;否則醉生夢死,苦難永無休止之日。
本來十二因緣,從哲學上講,是有它的理論體系的,即:由形而上學的「無明」、「行」,而發展為認識論的「識」、「名色」,再發展為經驗的現實世界。(指出胎後的「觸」到「老死」。)但同學們並不太懂哲學,所以我們就不能詳細地作這一方面的討論。
- Nov 25 Sun 2007 01:31
佛教的精神與特色-幾個簡要的佛教道理(3)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